结合全球机器人产业报告来看,我国已然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,不但在技术领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,更是催生出一大波国产机器人制造企业,但是在这繁荣背后,也是有着一些难关与挑战的,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大“软肋”是什么呢?它是不是影响商用落地的关键呢?
首先要清楚的是,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晚,所以导致在技术研发领域中存在着比较大的一个问题,那就是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方面多是需要以进口为主的,而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步。那该如何逆转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难题呢?
其实,最应该先来了解的是关于行业现状的问题,据了解,现在国内从事于机器人零部件生产的厂商有很多,但真正能为制造商提供的零部件品类却非常少。而这也就表明。国内市场中对于零部件的品类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,所以导致型号匹配上难以适合。而还有就是在制造工艺方面,尤其是比较精密的零部件,国内厂商的制作工艺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。
为此小编整理总结了一下,发现国内的生产制造厂商多数集中于中下游,而在整个上游核心部件依旧是比较薄弱的一环。而如今来讲,机器人核心零件部件发达的国家多是集中于德国、瑞士、日本、韩国等,而且国内的机器人企业也多是以这些国家为主来进货的。但这样看来,是能解决一些问题,但长久的看,核心零部件的缺失势必会成为限制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。
就以最坏的打算来看,一旦零部件供应方面有所中断,那么该怎么办呢?对此,因现在国内大多数的机器人企业多是比较看似实现智能操作的,所以“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操作”就成了许多机器人公司如今的努力方向。其中,也就是可以理解为是需要对于核心零部件的掌握,一旦真正的掌握,才能让机器人能实现真正的实用,更加的智能,也只有这样机器人才能真正的落地应用。
最后小编想说的是,“木板效应”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,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,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。而对于这个道理也是能适用于当下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的,因为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,核心零部件就应该是最短的那块板,而从整体发展情况分析,若是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,解决“短板”问题就成为了关键,若是能取得技术性的突破,相信未来机器人产业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,未来如何,不妨一起来期待着吧!
欲了解更多,请多多关注一下中国电气传动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