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速背后的推动力除了技术、产品迭代之外,还包含了高涨的市场需求和产业驱动。比如年初的新冠疫情,直接让机器人发展进入快车道。机器人企业就“无接触”这一需求迅速作出反应,利用机器人进行物品传递、药品运输,有效抗击疫情。这一迅速反应得以实现,除了平时的技术、产品、生产积累之外,还有通用技术的加持,比如通用底盘 。
“通用”底盘在垂直领域“不够用”
因此,对于服务机器人/底盘而言,也必须进行针对性优化。思岚科技就针对机器人的不同使用场合,推出了三款外观设计、尺寸大小、性能不一的底盘产品,契合更多的机器人市场需求。
目前,市面上的底盘产品众多,设计的构架都不太一样,机器人产品也没有统一标准,在外形、尺寸以及细分需求上都存在差异。但是不管怎样,其实用户最终需要企业提供的是一套完整闭环的解决方案,方便快速集成到自己的机器人系统上。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按照说明书,连接,上电即可实现机器人的某些功能。
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用户只需要对这些模块进行组装拼接供电,就可以非常方便快速的搭建出一款拥有智能移动能力的服务机器人。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某个部件出现问题,还可以迅速进行更换。
同时,配合RoboStudio开发软件,能让机器人实现云端管理、多机协作、远程调度等工作。有了这些功能的加持,运用在垂直领域的机器人底盘将会更受欢迎和亲睐。
通用机器人底盘虽然在垂直领域的全面应用还存在一段路要走,但是“好用”已经是一个既存事实。机器人底盘企业可以“通用”为点,加快用户研发周期,降低试错成本,帮助快速铺货市场,验证市场 。